推薦語:人的年齡越往上走,心理上越想追求一種安全感、歸屬感。
人老了以后,不可能再像年輕時那樣追求浪漫、追求刺激,年輕時可以不怕風餐露宿,不怕熬夜,不怕四處流浪。但老了之后這些東西都不再重要了,大多數老人們只求一個穩定的棲身之所。
所以人老了總會想給自己安排一個最終的歸宿,哪怕年輕的時候從不去想這樣的問題。
但老了之后,隨著各項身體機能的衰退,干事情也會力不從心,此時老人們就會想給自己找一個安穩的「窩」。就像是有的高智商動物,在知道自己進入晚年后,會提前給自己尋覓一個自認為最好的去處。
就目前來看,相信大多數老人心中最好的歸宿主要有2個,分別是住在子女家或者是住進養老院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很多老人發現,無論是住進養老院或是住在子女家,都不是很好的歸宿,為什麼這麼說呢?
首先,住在兒女家,現在來看已經不再是老人晚年最好選擇了。這并不是筆者說的,而是很多老人自己想明白的。
現在有不少的老人,是自發性地不愿意住在兒女家,哪怕子女邀請老人過來一起住,他們也不肯。
有條件的往往會在外面租個房子,或者買個一室一廳的房子自己住,也不愿意住在子女家,因為現代年輕人壓力實在太大,老人們怕給子女找麻煩。
雖然如今社會上也有很多在子女家住的老人,但只要你去了解,就會發現很多老人是不得已才那樣做的,實際住得并不順心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